漫步在 '20/08/28 (五) 🌤
司馬庫斯部落被稱為上帝的部落,在部落廣場上矗立著大型木雕,被稱為生命樹。木雕共有三面,訴說著司馬庫斯的故事。
當年部落祖先馬庫斯帶領著族人來到這座山定居,部落就以這位祖先的名字前面再加一個“司”字,當作部落的名稱。司有尊敬的含義,從此就成為司馬庫斯部落。這面木雕是馬庫斯扛著石臼。
【生命樹】
🔽馬庫斯的太太哺育小孩。
🔽部落勇士扛著獵物,顯示狩獵是司馬庫斯部落重視的大事。
🔽司馬庫斯為了避免燈具藍光傷害山上的昆蟲,於是採用清華大學教授研製成功的OLED燈,沒有藍光,所以不會傷害昆蟲。積善同心會捐贈無藍害照明給部落,族人立牌感謝善舉。
🔽部落咖啡廳,也是司馬庫斯部落舉辦晨會的地點,有幸參與司馬庫斯部落晨會。司馬庫斯部落採取勞動合作社形式共同生活,有點像共產主義人民公社的生活模式,每位族人都要分擔部落工作,每個月領固定的薪水。這一天,長老宣布9月開始排假,因為暑假7-8月太多遊客來住宿,族人都沒有休假,每天都5點起床,9月開始排假,並且公布這禮拜排班事宜。公布排班事宜後,由長老出來帶領族人閱讀聖經、唱詩歌。
咖啡廳的屋頂也是部落曝曬小米的地方,太陽出來就趕快鋪平小米進行曝曬。曬乾了,才能收藏入穀倉。
🔽能夠跟司馬庫斯部落頭目、牧師及長老一起合照,真的非常難得!一起做LOKAH手勢,為生活加油打氣!LOKAH! LOKAH! LOKAH!
🔽廣場旁邊有長老教會的教堂,再往內走是生態公園。
🔽生態公園 (Ko Rwu)
🔽生態公園步道原始,生態多樣化。
🔽生態公園是以前的祖先在此開墾種植,雨後全身和著泥土,表示此地區的土壤很肥沃。
🔽掛在樹上的繩子,原來是用來拉繩擺盪的,導遊教導團員如何玩,拉繩前還要發誓絕對不會放手,安全享受泰山拉繩擺盪的樂趣。
🔽從未見過的八角蓮。
🔽不知道何種植物。
🔽生態公園瞭望台是眺望整個司馬庫斯部落最好的地點。
🔽從瞭望台另一端走,就是獵人走道。
🔽獵人走道,全程1.1km,高度1525公尺。
🔽山上到處可以看見板岩,是泥岩和頁岩的變質岩,沿著解理方向可以剝除薄片。
🔽公共廁所(Pstnxan)
🔽男廁(Mlikuy),女廁原文為免誤會,就不拍攝。
🔽三點以前中巴必須下山,就循著120縣道向下遊。回到秀巒村(部落),泰雅族語秀巒的意思是溪水沖擊激起的美麗水花。
🔽位於秀巒村的軍艦岩吊橋,這可不是陽明大學校園內的軍艦岩,這座軍艦岩更雄偉,好像海軍紀德艦,臺北市內軍艦岩就像一艘漁船。
🔽順著步道向下走。
🔽正中央就是軍艦的船首,整片岩壁就像船身。
🔽Zoom in 船首。
【宇老觀景台】
🔽宇老部落剛好位於山的鞍部,所以常常有雲霧聚集,風景美麗。常有自行車騎士騎車上山,在宇老休息進餐,並且欣賞美麗的風景。
漫步同行者:鼠輩家族旅遊小組
漫步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