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 '19/08/14 (三) ☀️ 攝氏32度
鍾肇政其生平及創作歷史(超連結),
✒龍潭國小有百年歷史,近幾年陸續拆除舊校舍,興建新校舍,整個學校脫胎換骨,氣象一新。
✒百年小學,全新校舍,建築很時尚。
✒龍潭國小舊大門的國父銅像及彩龍雕塑仍然保留下來,校園內有百年老榕樹及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大象溜滑梯,因為開會議程匆忙,只好留給沒去過的遊客一個想像空間,等將來有機會到龍潭再來補拍。
✒校門口百年樹人碑,正好符合龍潭國小是座百年小學。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於2019年4月20日開幕啟用,蔡英文總統親自主持儀式。文學生活園區的建立是為了讓國人瞭解鍾肇政老師 (以下簡稱鍾老) 的創作歷程及年輕時的生活環境。
✒鍾老享年96歲(1925/01/20-2020/05/16 )是臺灣知名文學家,魯冰花是他的名著之一,臺灣在1989年將文學名著拍成電影,當年膾炙人口。2009年時,中國也以這本書為架構,拍成新魯冰花-孩子的天堂電影,全程在中國福建山區取景,影片也備受歡迎。是少有以兒童為主角的暢銷勵志電影。
✒鍾老勤於寫作,留下數部著作。背景花卉圖案就是魯冰花,魯冰花花語是象徵母親犧牲奉獻,子女孝親感恩。
✒ 文學生活園區開放時間:星期二~五 8:30-12:00,13:30-17:00。星期六日 8:30-17:00。 週一全天、選舉日、國定紀念日及節日休館,一定要注意,來龍潭沒開館就會很不開心。
✒龍潭國小旁邊這三棟日式建築,原本是荒廢的教職員宿舍,後來作為建設文學生活園區的場地。
✒園區共有3個區域,旅遊服務中心、大河學堂及九龍書院。
✒園區以日治時期龍潭國小教師宿舍為主建築,保留日式建築形式,黑瓦紅牆木造建築,裡面鋪設榻榻米。
✒鍾老的文學詞句-摘自失落的靈潭。
✒時間不夠,先來九龍書院看看,這裡佈置成鍾老全家居住的宿舍。
✒也是鍾老著作裡的詞句。
✒豬欄-當年教師收入微薄,常在房子旁邊養幾頭豬,豬長大了能夠賣錢貼補家用,也可以幫家人補充蛋白質。
✒鍾家古井位置。
✒摘自臺灣文學作家全集 <緒言>。
✒草皮的位置是鍾家倉庫的位置,是放置斗笠、蓑衣及農具的空間,後面是園區的廁所。
✒九龍書院的活動板門。
✒九龍書院展示內容以鍾老文物、文友通訊及影音視聽空間。
✒進來書院,先換穿拖鞋。
✒裡面開著冷氣,乾爽舒適,旅客夏天來參觀會想待久一點。
✒鍾老墨寶-達觀。
鍾老和其他臺灣本土文學家常在文友通訊發表文章,幾位作家也成為好朋友。當時文友通訊好友有新竹許炳成 (筆名文心)、美濃鍾理和、臺北許火泉、汐止廖清秀、施翠峰及李榮春。
✒文友通訊。
✒鍾老年輕時寫的個人履歷表。
✒鍾老師的書房-是文學創作的基地,也是下圍棋休閒的地方。
✒鍾老書房及臥室。
✒古董收音機,鍾老次子鍾延威就回憶當年在家聽收音機的內容。
✒鍾家廚房與飯廳。
✒鍾家飯廳,飯桌上擺放著食物模型,呈現當年庶民飲食內容。
✒園區地面有文筆圖案。
九龍書院是以鍾老的家居環境及文友通訊為展示內容,文友通訊實質上也是屬於地下刊物,為了避免當時的政府監控,才以文學之名出版通訊。檢視鍾老的有名著作魯冰花,當時曾描述學校主任為了討好鄉長,於是提名鄉長兒子參加美術比賽,因此主角古阿明喪失參加比賽的機會。幸虧新來的美術老師獨自把古阿明的作品送到國外比賽,因此獲得大獎。著作數個橋段描述學校校長老師對政治人物的奉承諂媚,極為細膩。也因此埋沒人才,都有影射當時的社會風氣。藉著文字寫作抒發當時文人的內心感受。
因為開會時間緊迫,所以遊客服務中心及大河學堂就沒有時間去參觀,留待以後再到龍潭旅遊時,再慢慢品味。
人文:客家文學家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百年龍潭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