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 '19/01/10 (四) ☀️; '19/10/26 (六) 🌥
淡水以夕陽出名,紅毛城、滬尾砲台和淡水老街小吃也是國際著名景點。可是淡水還有其他地方值得去走走,例如淡水文化園區 (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 殼牌倉庫) 和金色水岸。殼牌倉庫有百餘年歷史,已經於2000年6月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園區擁有四座大倉庫、三座小建築物、油槽遺址,約近4千坪的土地面積,見證淡水開港、日本治臺、二戰美軍轟炸等重要歷史時刻,是北台灣少數僅存的洋行倉庫,也是少數的工業遺址古蹟。 2006年年底台灣殼牌公司將殼牌倉庫地上物捐贈予淡水文化基金會,經歷7年古蹟修復工程,於2011年11月正式以「淡水文化園區」對外開放。 淡水文化園區內設有「淡水殼牌故事館」,常設展出殼牌倉庫的歷史、發展沿革,亦為淡水社區大學辦學的場所,並不定期舉辦各項藝文展演活動,推動淡水文創發展與國際文化交流。
1862年淡水開港通商,砲台埔、鼻仔頭被劃為洋商租借區,英商范嘉士於1894年向鼻仔頭居民紀化三永久租斷土地,設置嘉士洋行,經營茶葉、樟腦外銷,1897年與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合作油品生意,1901年殼牌公司買下倉庫,陸續增建倉庫、油槽,作為儲放油品的倉庫,並興建鐵路側線,透過北淡線鐵路運送油品。二次大戰時,美軍轟炸北台灣即鎖定淡水儲油槽,1944年10月命中殼牌倉庫油槽,發生大火,油槽付之一炬,淡水人稱這次大火為「火燒臭油棧」事件,2000年6月指定公告為古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30
休館時間:每週一休館,逢國定假日配合開館,原休館日順延至假期後一日。
📣導覽服務:每週六16:00提供免費導覽服務,平日接受團體預約導覽。
【北淡線鐵路遺跡】
🔽1895年日本進入臺灣之後,積極建設各地交通,1900年殼牌石油在日本成立公司,在臺灣成立殼牌石油分店,1901年淡水線通車。
🔽從前這條鐵路就是僅存的淡水線,記得大學時期 (1985-1989年) 到淡水玩,都是搭乘臺鐵區間車,或者騎機車走大度路到淡水。
🔽軌道台車。
🔽鐵道地磅平台-從地磅平台旁邊的樓梯走上去,是臺灣原生植物園,也是火燒臭油棧遺跡。根據園區義工表示,馬楷博士來淡水行醫傳教時,就住在樓梯向上走到後面小土丘的番仔樓遺址。
🔽根據記事碑記載,樓梯走上去後,除了是原生植物園區和馬楷博士住處之外,後來是油槽的位置,聽說還有火燒臭油棧的焦黑遺跡。
🔽油槽遺跡-因為長年沒有清理環境,這裡已經成了一片荒煙蔓草,看不到火燒遺跡。
🔽原生植物園介紹板。
🔽製罐工廠-
【淡水文化園區 (殼牌倉庫)】
🔽義工解說淡水文化園區歷史。
🔽介紹油槽位置與容量,60噸煤油槽,80噸沉澱槽。
🔽園區大門
🔽大門旁是舊倉庫古井遺跡。
🔽製罐工廠-建於1870-1880年,為早期主要製罐工廠及辦公室,地面鋪設厚達6公分花崗石板,為園區內唯一具有石材地面的價值,目前作為淡水文化基金會和淡水社區大學行政辦公室的辦公室與貴賓室。
🔽一進門右手邊是潤滑油倉庫,建於1910-1920年,現作為藝文展演館,不定期舉辦藝文展覽。
🔽今天是書法作品發表會。
🔽公石獅子
🔽雌石獅子
🔽潤滑油倉庫的窗戶仍保有原來的鐵製窗戶。
🔽油桶當椅子坐,有創意。
🔽潤滑油倉庫。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在文化園區內開設在職碩士專班。
🔽臺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興建年代較晚的幫浦間,為了加強水壓,符合消防需要。
【殼牌故事館】
🔽殼牌故事館 (淡水一信理事主席麥O剛 獻,滬尾莊武男 題,二O一一年 滬尾文化基金會/臺灣殼牌公司)。
🔽原本輕質汽油倉庫,現在是殼牌故事館,後半是藝文沙龍。建於1930年代,園區後期建築。屋子架構是20世紀初的銅桁(ㄏㄥ/) 架,因為建築在河岸沙地上,地坪採用厚達30公分的混凝土結構。
🔽展出的文物很多,只是稍欠規畫,感覺有點雜亂。(看板文字:古蹟大搶救、火燒臭油棧、永租地滄桑)
🔽當年殼牌公司倉庫週邊還有火車支線,屬於北淡線的一部分,協助運貨。倉庫用地是1894年11月英商范嘉士向淡水人士紀化三 (住在滬尾街草寮庄外鼻仔頭) 永久租借。
🔽全球殼牌公司經營歷史。
🔽擺放飛機模型象徵日治時期淡水河岸有規畫水上飛機場,只是有點矛盾,這些飛機模型幾乎是美軍戰鬥機。
🔽展示倉庫內原有照片與機械零件,機械零件已經損壞。
🔽血桐
🔽殼牌公司為提供散裝油槽的動力需求所興建的鍋爐室,建築採用"硬山擱檁式"。目前是園區的廁所和育嬰室。
🔽園區旁的金色水岸,遠處是捷運淡水站。
🔽退潮時的金色水岸。
🔽漲潮時的金色水岸,眼前這片水面是日治時期淡水水上機場。
【金色水岸】淡水端起點
自然:金色水岸
人文:臺灣殼牌公司倉庫
漫步同行者:和信登山隊▪Joanna
漫步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