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漫步在 '21/2/26(五) 天氣:☀️

    左鎮化石園區於2019年5月開幕,開幕至今,吸引許多對化石有興趣的民眾前來參觀,每到假日館內人潮洶湧,館外車位不足,顯見受歡迎的程度。內部共規劃五個展覽區,各有不同的主題。介紹化石形成的地理條件,展示多項鯨豚骨骼,介紹左鎮菜寮溪流域(新化丘陵動物群)挖掘化石的歷史,包括左鎮人、劍齒象、猛瑪象、鱷魚、獼猴、金絲猴等化石。臺灣能夠採集到豐富的化石,主要有的地點新化丘陵動物群(左鎮菜寮溪流域)和澎湖水道動物群(俗稱黑水溝),因為這兩個地方的地理條件有助於化石形成。

    臺南市左鎮化石園區英文招牌,主角是早坂犀牛的骨架圖,日治時期早坂一郎教授1926年來到臺灣,任教於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中興大學前身),後來到歐美短期研究兩年,1928年回到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理學部任教,持續任教至1949年才返回日本島根大學擔任校長。早坂教授是著名古生物學家,尤其是第三紀動物化石的權威,因此菜寮溪流域挖掘出犀牛化石後,就以早坂教授的姓氏來命名,以紀念他的貢獻。早坂中國犀的發現經過,是在1971年時,化石迷看到當地學童收藏的犀牛牙齒化石,因此當年的台灣省立博物館在1971年12月組成工作團隊,在林朝棨教授的指導及「化石爺爺」陳春木的協助下,前往台南左鎮挖出了犀牛化石的大部分骨骼。1972年博物館又延聘了兩位來自日本的古生物學家鹿間時夫教授和大塚裕之教授,協助進行第二次的挖掘工作。大塚裕之教授和林朝棨教授在1984年將這隻犀牛化石命名為中國犀牛早坂氏亞種Rhinoceros sinensis hayasakai),以紀念早坂一郎教授 (參考國立臺灣博物館網頁https://www.ntm.gov.tw/collection_288_68490.html,並且感謝Dr. Megan Hsu提供寶貴的修正意見)。

犀牛化石在左鎮發現,顯示在低海平面時期,臺灣與中國大陸是連接在一起的,因此許多動物經由陸橋遷徙到臺灣,所以左鎮才能挖到許多中國大陸也有的動物化石。而臺灣澎湖水道也有豐富的化石,漁民捕撈發現化石,也是交給歷史博物館或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研究指出澎湖水道在低海平時期,是福建省的閩江河口,有河水沖積,所以許多死亡動物被沖到黑水溝形成化石,遂成為臺灣的重要的化石寶藏。

151216465_10222368932445229_6467995965306482589_n.jpg

🔽左鎮化石園區最具代表化石是早坂犀牛化石,所以博物館的入口採用犀牛雕塑,館內親善大使也是工作人員穿著犀牛裝扮演。

155512890_10222368932205223_5216847893284671401_n.jpg

 🔽林純用藝術家設計的化石園區入口意象,含有化石的沉積岩拼圖,勾勒出化石存在時的物種及地理環境,上方的逆走鐘,採用逆時針方向運轉,意味著還原化石存在的時間軸。

149745219_10222368933045244_6219639595468861064_n.jpg

 🔽逆走鐘雖然有商品販賣,也有藝術家用逆走鐘創作,林純用藝術家把逆走鐘用在化石園區,真是恰到好處。

153089639_10222368933525256_1831063980393916274_n.jpg

 🔽化石園區與光榮國小館校合一。

149666448_10222368933285250_2708008094150870098_n.jpg

 🔽入口裝置藝術,也是熱門的拍攝對象。

153965542_10222368932765237_8035266195332511797_n.jpg

 🔽買票進入後,首先看到的是樓梯,上面掛滿梅花鹿布偶,數百年前臺灣梅花鹿處處可見,後來因為荷蘭人、日本人大量收購毛皮,導致野生梅花鹿絕跡。近年來,有學術單位復育,山區梅花鹿族群漸漸增多,偶有跑到山下啃食農作物的新聞。

155811735_10222368933805263_2423932219522499625_n.jpg

🔽這個地點是網美熱門攝影取景位置,當然也要跟流行一下,感謝志工古大哥幫忙拍照。 

159526960_10222444886384030_1040514364551593245_n.jpg

 🔽二樓電梯出口有大象腳印化石。

153291879_10222368934125271_1660606934064856325_n.jpg

 🔽恐龍腳印化石,比人的手掌大很多!

150109955_10222368934485280_3844941669149125009_n.jpg

 🔽化石形成四部曲---死亡、埋藏、石化、暴露,動物死亡後,在腐爛前就要被泥沙掩蓋,埋藏很長一段時間後,受壓力及泥沙包埋,組織石化,形成化石。

152709561_10222368934765287_6517990389521815381_n.jpg

🔽左鎮菜寮溪有以下四個區域---滴水子段、三重溪段、過嶺段及虎啣口段,有適合化石形成的條件,遂讓左鎮成為台灣的化石寶庫。

151213180_10222368935645309_6277817254108756863_n.jpg

 

153643049_10222368935125296_1367857003313626455_n.jpg

 

153825167_10222368935365302_2475207048176005176_n.jpg

 

154770124_10222368936005318_8916177730827031045_n.jpg

 🔽臺灣出土的犀牛化石,證實非洲犀牛曾在低水位時期,走出非洲大陸,進入亞洲,再橫越西伯利亞到達中國,再經過大陸及臺灣之間的大陸橋到達台灣。

150948486_10222368936325326_2094706918344129389_n.jpg

 🔽熱心的義工古大哥為了讓參觀民眾了解化石,隨身攜帶生蠔殼化石,已經石化的生蠔殼很重,跟石頭一樣。

151170555_10222368936605333_1950774142318096119_n.jpg

 【鯨劇場】為小朋友播放鯨魚大寶的故事,大寶是擱淺在臺南海邊的一條鯨,解剖後發現是吞入許多塑膠製品致死。

149969156_10222368937405353_3905391030711224771_n.jpg

    化石園區內鯨劇場是運用11部投影機與即時運算技術製作播放的影片,搭配美濃藝術家林純用先生的木刻夾板作品“鯤鯓的擱淺與死亡”,闡述海洋環保的觀念。故事是抹香鯨大寶的故事,大寶在海洋捕捉大王魷魚,大快朵頤。可是好景不常,大寶游到混濁骯髒的海域,誤把塑膠垃圾當做魷魚,大口大口的吃,最終沒有力氣,擱淺在沙灘,精彩的影片吸引小孩子的目光,順便灌輸減少海洋垃圾的觀念,希望長大後能夠減少海洋污染。木刻夾板做出來的大寶呈現翻肚的狀況,是象徵鯨魚死亡。

153734710_10222368936845339_6521554602403994413_n.jpg

🔽木刻夾板上面寫著鯨魚大寶誤食塑膠垃圾,導致無法進食的殘酷事實,控訴人類破壞環境,危害大海生物。

154439132_10222368937085345_1953616967747688557_n.jpg

🔽走到二樓

149616159_10222368939925416_5342603406654751631_n.jpg

🔽象牙化石

149397741_10222368938205373_3179162869306998603_n.jpg

🔽海豚骨骼

151700134_10222368939165397_1155182278677531325_n.jpg

 

154792258_10222368938565382_5411091965471371875_n.jpg

🔽一角鯨(又稱長角鯨)的角很長,約有2公尺,浮出海面時,被人誤認為獨角獸。

152773172_10222368938885390_429236300047834788_n.jpg

 🔽海底生物化石,在左鎮海底生物化石沒有吸引很大的注意力,因為挖掘數量很多,現在左鎮研究重點在挖掘動物化石。

154567956_10222368939645409_6470843034261672241_n.jpg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臺灣澎湖水道曾經撈出德氏水牛化石,大約存在於一萬到十萬年前的更新世。德氏水牛原本存在於中國華北及華東地區,從陝西、江蘇、浙江省都有其足跡,在更新世時地球海平面下降,中國與臺灣連在一起,德氏水牛就遷徙到臺灣。德氏水牛化石是由中國古生物學者楊鍾健與法國地質學家德日進(Teilhardi)於1932年聯手發表,為表彰德日進的貢獻,所以命名為Bubalus teilhardi

154343299_10222368940405428_6994090584369098149_n.jpg

 🔽鴕鳥骨骼標本

153965542_10222368940885440_5254603538757513379_n.jpg

 

150771688_10222368937965367_1655852979074585858_n.jpg

151792797_10222368939405403_3450408611372483494_n.jpg

 🔽長壽的雨豆樹。

150468634_10222368941245449_5561116364705700338_n.jpg

 【左鎮人展示區】

156037718_10222368941565457_7043233017128886256_n.jpg

🔽1971年左鎮新化丘陵區發現第一塊左鎮人頭骨化石,初驗發現有三萬年,一時之間引起國內輿論的熱烈討論。後來送到國外,以更精確的方法分析,結果是三千年。

152404022_10222368941845464_7620793350890131839_n.jpg

🔽臺南光榮國民小學與左鎮化石館淵源深遠,歷經館校合一、館校共治及二館一校時期,光榮國小學童課外活動也與化石有密切關係。

155007107_10222368943725511_5980796436826470919_n.jpg

 

159037931_10222444886984045_3631112029158015666_n.jpg

 【平埔族日常用品展示區】

🔽平埔族傳統服裝

153958727_10222368942085470_2765666590497495252_n.jpg

 

159535827_10222444887264052_3349441951072139076_n.jpg

 🔽農村早期使用的秤陀。

154234070_10222368942525481_5248375265876936584_n.jpg

 🔽百年陶碗

152382946_10222368942765487_6290215636918928354_n.jpg

 🔽平埔族部落使用的竹編搖籃,數十年前臺灣農村仍然普遍使用這種搖籃。

154439132_10222368943045494_3002952870854564583_n.jpg

漫步同行者:Joanna

漫步待續~

arrow
arrow

    無料導遊建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