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漫步在 '20/05/24 (日) ☀️
漫步三峽區湊合十八洞天,因為大豹溪水長年衝擊侵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大豹溪兩岸怪石嶙峋,有的岩石像是豹子頭,像大象,像猩猩。岩石河床上出現許多壺穴,因為較大的壺穴有十八個,所以命名為十八洞天。
🔽十八洞天位於三峽區插角國小金敏分校附近。
🔽從校門看進去,發現教室旁邊的牆壁可以提供攀岩,可見得學校希望學生於學校功課之外,能夠鍛鍊攀岩。讓我想起龍洞岬的和美國小的學生要學習潛水。
🔽十八洞天碑,敘述十八洞天形成是因為大豹溪流經堅硬的岩層,因為受地形的影響,水流旋轉沖刷,沖蝕出許多壺穴,大約有十八個較大的壺穴,因此得名。
🔽封溪護魚至民國111年(2022年)12月31日,還有兩年時間,溪裡的蝦和魚可以休養生息。
🔽在這裡游泳的確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可是以前夏天經過這裡時,常看到遊客游泳、跳水。
🔽因為禁止游泳與垂釣,導致遊客稀少,步道旁植物已經漸漸地往步道中央生長,涼亭也雜草叢生,看來十八洞天景點有點荒廢了。所以年紀太大或太小的遊客,並不適合來十八洞天遊玩。
🔽前方 (照片中央) 大豹溪邊巨石,儼如一隻張大口的獅子或是花豹?
🔽這個角度看又像是張口嘶吼的人頭像。
🔽壺穴很大,像個天然浴缸。
🔽岩壁有4~5個凹洞,以前有人供奉觀音及其他神明,也有一個香爐,為何現在通通不見了?
🔽連續數日大雨,溪水高漲。
🔽神似一頭小象的象鼻岩,因為溪水暴漲,大象鼻子淹沒在水裡面。
自然:壺穴地形
漫步同行者:Jenny
漫步待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