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單車在'14/06/27 (五) ☀️
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於去年10月底啟用,全長約20公里,一路上除了有海景相伴,還可以順道拜訪三貂角燈塔、四角窟觀景區、卯澳石頭屋和一些小漁村,很棒的一條自行車道。
🔽使用報廢火車機械創作的藝術品。
🔽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於2011年10月底啟用,全長約20公里,一路上除了有海景相伴,還可以順道拜訪三貂角燈塔、四角窟觀景區、卯澳石頭屋和一些小漁村,很棒的一條自行車道。
🔽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於2011年10月30日啟用。
🔽舊草嶺隧道在臺灣日治時期大正10年動工,大正13年完工,總長為2165公尺,曾是台灣最長的隧道在這座隧道還沒打通之前,宜蘭線的鐵路分成兩段,由北到南只能通車到貢寮,由南往北只能通車到大里直到這座隧道打通之後,整個宜蘭線的鐵路才全線貫通,在以前那個技術不發達的年代。要打通這兩公里多的隧道談何容易,這裡又靠近海邊,濕氣也重,傳染病肆虐,工程之辛苦不言可喻。 當時在隧道完工之時,日本政府曾舉行慶祝活動,隧道北口 (福隆端) 的制天險為當時鐵道部長新元鹿之助所題。
🔽原本舊草嶺鐵道有一個石城站,新鐵道啟用,舊的石城站牌就移到隧道內當歷史見證。 邁入宜蘭的第一站「石城」,位於臺北縣與宜蘭縣兩縣交界,也是台灣最東端的車站。
🔽以前讓巡守鐵道的工作人員躲避火車的小洞,現在轉型為休息區。
🔽隧道內有新北宜蘭界線。
🔽出舊草嶺隧道就可以看到龜山島。
⬇美麗的沙灘。
🔽舊草嶺隧道南口 (石城端) 有臺灣總督府總務長官賀來佐賀太郎題字「白雲飛處」。「制天險」及「白雲飛處」都以草書書寫,字跡龍飛鳳舞, 不易辨識。
🔽現在供鐵道列車行駛的草嶺隧道,穿過舊草嶺隧道,一下子就從新北市來到宜蘭。
🔽像洗衣板的海蝕平臺,又稱浪蝕臺,或稱波蝕棚 (英語:Wave-cut bench),是海邊懸崖下或是大湖岸邊的一個狹扁的平臺。平台形成的時間長久,過程可參見右側圖示,一開始海崖受到海浪沖刷,在海面高低潮線的位置向岩壁侵蝕 (海蝕),形成凹洞。之後,凹洞會漸漸形成較深的洞穴,在海水的持續沖刷下,洞穴無法承受上方海崖的重量而崩落,崩落後的石塊也因海水沖刷碎成小石塊,被海水帶走,最後才形成平臺。
🔽環狀線末端東興宮前海灘,和福隆海水浴場雖有一水之隔,但是可以享受同等級的海灘,且完全免費,黃昏時東興宮前廣場難覓停車位。
🔽難以啟用的核四電廠。
🔽適逢偶像劇在東興宮前取景拍片。
🔽清涼的石花凍。
🔽從福隆沙灘遠眺東興宮沙灘。
🔽舊草嶺單車環狀線衛星軌跡圖。
人文:宜蘭線舊鐵道
漫步同行者:Joanna, Andy
漫步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