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 '16/10/31 (一) 🌞
泰雅族原住民是最早在三峽地區 (舊名三角湧) 開墾的族群,西元1600年以後泰雅族人在三峽地區與後來進入三峽開墾的漢人,因土地開發而產生零星衝突。在嘉慶25年 (1820年)至同治9年 (1870年),大規模的戰役就多達七次,雙方死難不少。戰役後,泰雅族人逐漸退到山區,但是仍常下山搶奪漢人的農作物和財物。1885年以後,清朝在臺灣設省分治,首任巡撫劉銘傳 (任期1885-1891年) 先在三峽、新店、石碇、桃園及新竹等地區設置隘勇線,以抵抗掠奪。1895年以後,日本人取代滿清政府,擴大建設隘勇線。在三峽地區,以熊空為起點,往北經過竹坑山到新店獅仔頭山的山頂稜線設置隘勇線,如同長城一樣,迫使來犯的原住民阻隔在更高的山區。
從明治36年至39年 (1903-1906年),日人四次討伐大豹社,使得大豹社族人完全退出三峽山區。在沒有泰雅族人的威脅之下,從明治42年 (1909年)「三井合名會社」開始在三峽地區墾植茶園,並在大正11年(1922年)設立大寮(今竹崙)和大豹(今大板根)兩個茶葉工場。其中位於熊空附近的大寮茶場,茶園開墾的面積最為廣大,在當時佔地約有一百甲之多,因此熊空又有「一百甲」的稱呼。戰後「三井合名會社」被台灣農林公司所接管,不過民國七十年以後茶葉的盛況已大不如前,名氣遠不及文山包種茶,現在的作物以檳榔及茶葉為主。臺灣農林公司的熊空茶園位於熊空山700公尺處,有販賣茶葉、茶點及食物,假日吸引遊客開車上山觀賞茶園風光。從110縣道可上熊空山,大約9公里,常有自行車友騎車上山鍛鍊體力。
🔽熊空地名由來,是這地區在數百年前有黑熊出沒,空是洞穴的意思。
🔽熊空較低山區種滿檳榔,較高地區才種植茶葉。
🔽110縣道旁的熊空溪,溪裡有許多大岩石,是河流上游的特徵。
🔽進入110縣道,只要follow熊空茶園的牌子走,就可以到達熊空山頂。
🔽隨著逐步攀升,景致越來越美。
🔽接近熊空山頂,芒花初開,充滿秋天的氣息。
[臺灣農林公司熊空茶園]
海拔700公尺,有餐廳,也有露天咖啡雅座,供遊客喝咖啡、吃甜點和熱食。如果要進入茶園和柳杉林園參觀,須另購買門票(100元)。
🔽好美的柳杉林,如果薄霧籠罩會更美。
🔽柳杉林步道。
🔽通過熊空茶園,續往上行,有一個露營場地,兩個帳篷駐紮。
🔽靠近山頂的水泥擋土牆有前往熊空山指標。
🔽入口長滿植物, 須撥草而行。
🔽通過跟人一樣高的雜草後,山徑還算清楚。
🔽山徑出現一大片竹林,山上農場主人種植的,有告示牌警告不得偷挖竹筍。
🔽陽光照入樹林裡,感覺很舒服。
🔽越往上走,遠眺的景色越好。熊空山是開發百年以上的地區,在山頂仍可看到路燈。
🔽這些是靈芝嗎? 還是毒蕈?
🔽巨岩處右轉繼續攻頂,登山如果沒有登山隊路條,可能天天都有人在山裡迷路。
🔽到達山頂972公尺,反而被樹木圍繞無展望。消防隊立的路標,從這裡經竹坑山可以走到新店。
🔽山頂有顆三等三角點。
🔽4179號
🔽竹筍沒收割變成竹子了。
漫步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