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15/11/09 (一) 🌧
菁桐是平溪線的最後一站,天燈大多在十分、平溪施放。來菁桐的遊客通常只有注意到祈願竹筒、菁桐老街和天燈派出所,在菁桐地區有三座有名的山-薯榔尖、石筍尖及峰頭尖,號稱平溪三尖。薯榔尖是因為山上種植可提煉植物性染料的薯榔,因而得名。山形酷似富士山,日治時期日本人因為思鄉,把薯榔尖暱稱為平溪富士山。石筍尖也是因為山形酷似竹筍,被稱為石筍尖。
大華坐車免打票,十分火車逛大街 ,
望古火車等無人,嶺腳火車門口停 ,
平溪火車屋頂飛,菁桐火車去又回。
🔽喜歡懷舊的新人,在木造菁桐鐵道文物館前拍照。
🔽菁桐礦業生活館。
🔽有名的雞捲小吃,但是因為平日遊客少,只有假日才開店。店招牌:肉羹沒有羹,雞捲沒雞肉。
🔽菁桐老街雖然偏遠,卻是國際化的旅遊景點,祈願竹筒也有英日文解說牌。
🔽石底煤礦的降煤櫃。
🔽菁桐車站月台旁邊降煤櫃,現在已經有人經營咖啡廳。
🔽菁桐車站新的裝置藝術,用紅色的許願竹筒編成愛心。背後的鐵梯是通往石底大斜坑的走道。
🔽天燈派出所在菁桐老街上,夜晚時電子天燈點亮,像是106縣道的燈塔,指引來往的車輛。
🔽由右邊步道向上,可走到菁桐古道、石筍尖及薯榔尖。
🔽礦業公司總辦事處。
🔽石底大斜坑的輕便車車庫。
🔽解說圖『大斜坑先與二坑開鑿貫通,再與一坑、三坑及五坑連接,將各坑煤礦集中自石底大斜坑搬運出坑,再送至選洗煤場,以增加效率及節省人力...』。
🔽石底大斜坑坑口已經被土石掩埋三分之一。平溪開始開發煤礦,直至民國60年(1971) 菁桐的石底煤礦,是開採最久、產量最豐及規模最大的礦區,「石底炭」被公認為品質最優,且產量也是全台第一,故被稱為「台灣煤」,後來因開採條件惡化及石油取代煤礦能源,而結束閃亮的黑金年代』。
🔽捨石場是開採煤礦過程挖到的石頭集中堆放之處,長期下來也堆成一座小山,故稱為捨石山。
🔽這面牆是臺視偶像劇[妹妹]的場景,男女主角藍正龍與安心亞在戲劇裡見面的地方,他們稱這裡是[我們的牆]。
🔽藍正龍與安心雅主演的偶像劇妹妹劇照-我們的牆。
🔽石底大斜坑旁邊就是採礦場建築遺蹟,由於年代久遠,鐵軌也斷裂了。
人文 :石底大斜坑▪放天燈▪天燈派出所▪祈願竹筒
漫步同行者:Joanna
漫步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