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2017/11/16 (四)🌞,2017/11/17~13:00 (五) ☀️
從天母到陽明山的紗帽山和華岡地區,主要有三條古道,第一是走南磺溪北岸的半嶺產業道路(半嶺水圳步道)。第二是從華岡下行至南磺溪,沿溪南岸,可接猴洞產業道路(翠峰步道在日本人來臺之前,就已經存在)。第三條是興建於日據時期, 連接南磺溪上游「第三淨水廠」與中山北路底三角埔發電廠之間的「水管路」,第三淨水廠是將發源於紗帽山的 陽明湧泉(第三水源)(點案連結) 導引出來,經天母古道的大水管,送到山下供士林,天母的民眾飲用。第一次從華岡走翠峰步道,接猴洞產業道路到天母。隔天就走天母水管路,沿途步道幽靜,走起來輕鬆自在。
🔽天母古道較陡,走起來並不輕鬆,所以被列為挑戰級。
🔽豎起一段水管,提醒登山民眾要飲水思源
🔽齊家安康,天母起飛。
🔽天母古道,日治時期興建第三淨水廠,將紗帽山天然湧泉引下到天母、士林地區供民眾飲用。稱為第三水源。山腳下也設立三角埔發電廠進行水力發電。
🔽天母古道是熱門山徑,每逢假日人聲鼎沸,住戶大概不勝其擾。
🔽因為水管路是天母到陽明山的稜線道路,較陡峭,如果腿力不濟者,可以考慮走山腰道路,也就是猴洞產業道路,較平緩輕鬆,道到李漢卿紀念碑之後,再上行接打印台,走一小段路就到陽明天主堂。
🔽步道中間有個蓄水池。
🔽步道旁邊的小水溝,水溝裡有小蝦。
🔽步道流水潺潺,五色鳥啼叫,也看到臺灣藍鵲家族飛翔。
🔽黑色的大水管是天母古道的特色,大水管有水流聲音。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士兵染上傳染病而死傷慘重。所以非常重視臺灣的公衛建設,大眾供水系統就是其中一項,從陽明山湧泉引水下山,工程浩大,超過當時也在公館興建的臺北水道。天母水管路主要設施有水源取入井、水管橋、調整井、連絡井、大水管、水力發電廠及儲水池。
🔽看到自在亭表示步道要變平坦了。
🔽以石頭興建的調整井。
🔽草山水道系統簡介。
🔽介紹草山水道系統。
🔽過調整井後,就是平坦山徑。
🔽過調整井後,步道平坦好走,媲美二子坪步道。
🔽天母古道全程警告不要接近臺灣獼猴
🔽天母古道打印台。
🔽天母早覺會為李漢卿先生豎立的「義行可風」碑,紀念李先生修築天母古道,熱心公益的義行。
🔽過打印台後,有條小岔路通往南磺溪小瀑布,路口有登山條,還有一座用石板堆出來的山神廟,供奉主神是誰,並不清楚。這座百年小廟可以證明這條小路是天母古道最原始的路段,因為早期古道的路口常有小廟供民眾祈福拜拜,求行走山路平安。
🔽原始天母古道路徑小,後半段有野草佔據,可見較少登山遊客行走,當地居民說下去7-8分鐘就到南磺溪,瀑布很小,別太失望。
🔽南磺溪。
🔽南磺溪,可能泉水有硫磺成分,河床都染成赭黃色。
🔽靠近愛富三街出口。
🔽天母古道山頂登山口是在文化大學附近的愛富三街。
🔽天母古道有臺灣獼猴,沿路皆有獼猴圖案,還有警示牌提醒登山遊客不要太靠近臺灣獼猴。
🔽愛富三街路口陽明天主堂。
🔽回程可走到打印台,然後下切接猴洞產業道路,下切一段時間後,可看到李漢卿先生紀念碑及休息涼亭。再行走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接到猴洞產業道路。終點是中山北路七段,再再在水管路附近。如此也是一條O形路線。
🔽位於猴洞產業道路上,有間餐廳以「鬼店」為名,標新立異。
🔽「洞天福地」看似一個荒廢多年的遊樂園,也像私人景觀宅院,但年久失修,連招牌都壞了。
交通方式:搭乘公車到天母站下車,步行至水管路。登山單程約90分鐘。
⚡步道分級:挑戰級。
⚡自然 : 南磺溪沿岸景觀
⚡人文 : 天母古道▪陽明山天然湧泉▪第三淨水廠▪三角埔發電廠。